作為一個來緬甸旅游的游客,當然要在緬甸嘗試一下給大佛貼金。固然我不是佛教徒,但是入鄉隨俗,體驗一下緬甸特征也蠻不錯。何況貼金的費用其實并不貴,只用花十幾塊錢就能貼一次,這價錢在國內的很多寺廟應該連幾炷香都買不到吧……
這次的大佛貼金,我選擇的寺廟是全緬甸香火最旺的寺廟之一——馬哈木尼佛塔。
馬哈木尼佛塔位于緬甸曼德勒市中心以南3公里。因其有一座高約四米,據稱被佛祖開過光的青銅貼金佛像而出名,是緬甸最重要的朝圣地之一。銅像聽說是12世紀時由柬埔寨鑄造,曾經位于吳哥窟,后來幾經輾轉,最終被作為戰利品被帶回緬甸。當地人置信摩擦銅像身上和本人所犯疾病相同的位置,能夠治愈疾病。
當地人置信在佛像上貼金能夠祈求神靈的庇護,而由于太多人貼金,這尊金佛身上金箔最厚處曾經超越16公分。圖片中圍在金佛旁邊的人都是在給金佛貼金。
由于這尊大佛十分崇高,所以前去貼金的只能是男性。女性不只不能貼金,以至不能過于靠近金佛。就算坐在金佛所在的房間外邊,也需求坐端正才行。
既然要貼金,那就要先去買金箔。在大佛所在佛塔的四周散布著官方的金箔銷售點,2500緬幣就能買到一份共5張金葉子。金葉子被疊在一層一層黃色的紙片里,一片大約兩到三厘米面見方,購置時還會有收據。
買好金箔就該排隊等候進去給大佛貼金。之前不是說女性是不能給大佛貼金的嗎?假如有女施主想給大佛貼金,他們會買好金箔然后交給正在排隊的人,讓他們代為完成貼金。而有的人可能由于時間不夠,所以也會將買好的金箔交給正在排隊的人幫其代為貼金。排隊時的我就被一個當地人托付過來兩小包金箔,所以最后經我手,一共貼了3包共15張金箔在大佛身上。
大佛身上貼的金箔并不平均,由于貼金并不是那么容易,所以經過上百年的貼金,金佛身上看起來像長了一個個雞蛋大的“金瘤子”,假如你有密集恐懼癥,看到肯定受不了……這些“金瘤子”放大之后長下面這樣。依然能夠看到外表貼上但未完整交融的金箔。
貼金的過程和之前想象中完整不一樣!金箔并不會老誠實實的粘在金佛外表。由于金箔十分薄,在靜電的作用下,用手很難將其完好的取出并粘在大佛外表。普通都是用襯著金箔的黃紙將托在上面的金箔直接按在大佛身上,然后再取下黃紙,這樣金箔就被貼到了金佛外表。而金箔也并不是直接吸附在金佛體表。大家能看到上面照片中“金瘤子”外表淡淡的黑色嗎?這其實是金箔和金佛之間的“粘合劑”,我猜想應該和當地刷在柚木寺外表的黑漆一樣,可能是桐油。
假如你用手觸摸金佛外表,你會摸到黏糊糊的黑漆,而正是經過這黑漆,才干將金佛牢結實定在金佛外表。而貼完金箔,你的手也會沾滿金屑和黑漆。所以所謂的16公分厚的金箔其實是黃金加黑漆的厚度,并不是純黃金。